“求求你了,医生!”门被急促地推开,她果然又来了。“想好了吗?我最后再提醒你一次,82岁的老人最好保守治疗,出现意外的风险太大了,术后恢复……”“我懂、我都懂,我们做、我们做!”我话还没说完,就被她语无伦次地打断了。
“我妈手抓着胃管,不做手术她就要拔管!”女人通红的眼睛里又流下泪来,“求求你,无论如何给我妈开刀吧!就当是我们做儿女的最后一次尽孝了!”我看着眼前这位近乎歇斯底里的女人,犹豫片刻之后微微点了点头。
老妈妈是食道癌,身上还有早年留下的4处伤口。在我看来,82岁根本没有开刀的必要了,不说手术的风险有多大,恢复期有多漫长,能不能下手术台都难说。
第二天早上查房,老妈妈看上去心情很好,仿佛病已经好了。她紧紧抓着我的手,喘着粗气:“赵大夫,你就大胆做吧!我天不怕地不怕,年轻时厂里机器着火可能会爆炸,别人都往外跑,只有我想都没想就冲过去灭火。你瞧,我身上取出来好几个碎片呢”,她指着自己那4处伤口,“可我不怕,也不后悔!”
我呆在原地不知该说点什么。
“可我怕窝窝囊囊的死,就算死在手术室,我也不想输给病……”老妈妈缓缓坐在病床上,但还紧紧抓着我的手。我能感到,她在颤抖。
两天后,老妈妈进了手术室。这样的手术我们几乎每天都在做,就连实习的小姑娘都参与了几十台,对我们来说,手术室更像是流水线,只要不是特殊情况,几乎就都是同一套程序。
但给老妈妈做手术,我们每一个人都格外小心,不仅仅因为她是高龄病例,更因为她曾是个英雄。
第二天下午老妈妈才苏醒,一切体征平稳。一醒来,她就吵着要看伤口什么样子。护士们轮流逗她开心,她却毫不领情,嫌ICU太吵,闹着要去普通病房。
ICU很吵吗?一半病人都是昏迷的、麻醉的,只有几个刚做完手术,一直喊疼的。难道不比人来人往的普通病房安静?护士开玩笑说,只要她不闹就能出去了。这可捅了娄子了——接下来的三天,老妈妈几乎一句话都不说,也不闹腾,只有查房的时候才开口,问自己表现好不好,什么时候能出去。我们研究了一下,决定让她中午转到普通病房。那一刻,她高兴得像夺得奥运金牌一样。
但谁都没想到,普通病房的其他病人家属纷纷来投诉,说她一到半夜就大闹不止,严重影响别人休息。我详细询问怎么个闹法,可是没人说得清,第二天老妈妈醒来后又绝不承认。
我决定趁着夜班,留在这里观察观察。
夜里1点,她开始翻来覆去,嘴巴里不知道说些什么。我拉了把椅子坐在床边,静静地等。
夜里3点多,她突然大声喊“妈”,一连喊了几十次,期间还哭过,用力地瞪着被子。
天都快亮了,她更加疯狂,双手抓着头发,浑身颤抖,牙齿都发出“咯咯”声,看上去非常痛苦,偶尔还会叫“妈”。她的女儿心急如焚,其他病人和家属怒不可遏。我示意让他们别说话,再等等。
6点了,她终于安静下来,白发都被汗水打湿了。
我悄悄把大家叫出去,告诉他们原因——
老妈妈是个抢救国家财产的英雄,她太要强了。白天,就算再疼也绝不会喊一声。只有到了半夜,她才控制不住自己。
那她为什么一直喊“妈”呢?大家期待着我的答案:
“妈,我好疼!”